安庆地区民盟组织的建立与活动_中共潜山市委统战部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理论园地

安庆地区民盟组织的建立与活动

时间:2017-07-14 10:51作者:admin 点击:

1946年11月,安庆城内建立中国民主同盟小组,成员有张效良、姚佐元、王铸之等,张效良为组长。后因人事变动,该组织解体。1948年冬,原在合肥的部分盟员李湘若、倪学渊、刘芳松、刘干等人随同国民党省政府南迁来到安庆。他们积极联系在安庆的革命前辈光明甫、房秩五、沈子修和原驻安庆的盟员程永烈、檀鹤皋等人开展组织活动,并发展省图书馆馆长蒋元卿、省科学馆馆长焦寅、安徽大学教授齐坚如、女中校长程勉、崇文中学校长王立仁、教师朱明秀等人为盟员。1949年9月,中国民主同盟总部临时工作委员会指派沈子修、张效良、倪学渊、李湘若、姚佐元5人为委员,沈子修为主任委员,正式成立“民盟安庆分部临时工作委员会”,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皖西军区第二分区的领导下开展民盟在安庆地区的工作。其重大活动主要有:

接受中共地方组织的领导。1949年2月,盟员倪学渊受安庆民盟组织的派遣,前往桐城与解放军皖西军区二分区敌工部部长茅于一取得联系。茅于一指示安庆民盟组织加紧侦察敌情,策反土顽武装,保护古城安庆免遭破坏,以配合解放军解放安庆。自此,安庆民盟组织事实上已接受中共地方组织的领导。

    做好宣传工作。安庆解放前夕,不少盟员秘密收录、翻印并散发中共新华社广播内容,尤其对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的内容和国共和谈的八条二十四款印发得最多。民盟组织在盟员及所联系的群众中,积极宣传中共的城市工商政策、文教政策,特别是在安庆解放前夕,盟员王立仁等秘密刻印解放军对安庆城内国民党军政人员的最后通牒,分寄国民党在安庆的各个机关,或派盟员四处张贴,对安庆解放起到了舆论先导的作用。

组织护厂、护校、抵制南迁。1949年3月23日,国民党安徽省政府从安庆再次南逃,并企图反在安庆的机关、大中学校、省立图书馆、省立科学馆、省立卫生院及部分工厂的机器设备统统迁走。为保护人民财产,安庆民盟组织联合安庆农工民主党及部分上层人士,坚决抵制国民党省政府南迁厂校的企图。盟员沈子修利用他在安庆地区教育界的影响,发动安徽大学教职员工拒绝迁校,策动组织校务维持会,尽一切可能安排好留校学生的生活。当时国民党已派人把安徽大学的部分图书、仪器搬上船,民盟和农工民主党人员发动码头工人拒绝起运,又设法把这批图书、仪器转移到城内隐藏起来,使其免遭损失。在反对安庆中等学校迁移方面,盟员王立仁利用自己任天主教崇文中学校长的身份,掩护盟员李湘若、倪学渊在安庆教育界进行活动,团结联络安庆高中、安庆女中、六邑中学、天柱中学等校校长,一致拒绝学校南迁,公开提出“不渡江、不停课”的口号,学校继续上课,最终无一校南迁。

省立图书馆馆长蒋元卿和省立科学馆馆长焦寅,动员两馆职工,拒绝执行国民党省政府把两馆图书、仪器南迁的命令,并把两馆的图书、仪器、资料、财物编造清册,完整交给人民,保护了省文化科学资料和仪器,使之免受损失。

安庆本有碾米、面粉、榨油、酱油工厂,设备完好,国民党省政府下令将四厂机器拆运南昌。盟员刘干多方活动,向工厂经理宣传中共的政策,晓以大义,成功地阻止了工厂南迁,使这几个工厂设备得以完整保存。

省立卫生院也在面迁计划之内,一部分医疗器械已被搬运至江边。盟员刘干得悉这一消息后,立即通过国民党怀宁县县长钱镇东出面阻止,卫生院得以保留。

策动局部和平。1949年3月23日,解放军二野三兵团先头部队南下,逼近集贤关;另分路指向海口州和广济圩,对安庆形成除临江一面外的三面包围形势,国民党安徽省政府同日南逃,而国民党安庆城防司令吴中坚和安庆地区专员全无若却留守安庆。解放军为使安庆古城免遭破坏和城内外人员财产不受损失,采取围而不打的策略。这时中共正与国民党在八项条款的基础上进行谈判。为促成谈判成功,安庆民盟组织由沈子修、王立仁出面,联络、组织各界人士,向国民党安庆当局提出在安庆实行局部和平建议。因吴中坚、全无若等人冥顽不化,安庆民盟组织所设想的局部和平未能成功。

争取国民党怀宁县县长钱镇东投诚,迎接安庆解放。1949年3月,经盟员刘序功活动,国民党怀宁县议长钱镇东出任国民党怀宁县县长,驻守安庆。经李湘若、刘干晓以大义,钱镇东加入民盟。4月21日夜,驻守在安庆的国民党部队仓皇撤离,安庆城内的社会秩序由怀宁县自卫团维持。翌日,钱即将所率怀宁县自卫团的三个连集中在县政府待命,准备迎接解放军。夜半,解放军先头部队进城,钱镇东及所率武装缴出电台,接受改编,并奉命出安民告示沿街张贴,欢迎解放军进城,要求市民各安其业,遵守社会秩序。4月23日清晨,解放军军政机关在安庆市民的热烈欢迎中开入安庆城。安庆这座古城完整地回到人民手中。

策反桐城、望江等地军政势力。地处安庆西北的桐城县,是解放军南下解放安庆和渡江作战的必经之地。桐城解放前夕,安庆民盟组织派李湘若、倪学渊前往桐城做国民党地方武装的工作。在二人的争取下,国民党桐城县训教所教育长倪筱池、桐城西北乡联防文凭乔华章、大队长项世贵等人,弃暗投明。1949年1月,解放军皖西军区二分区所属部队进驻桐庐边境地区。乔华章和项世贵率部暗中集结,向解放军投诚,交出机枪17挺,步枪700多支,手枪53支,还有子弹、马匹等军用物资若干。部分人、枪,随即编入解放军皖西军区二分区基干团。

新中国成立前夕在望江县进行策反活动的有盟员檀鹤皋和王经卿等人。王经卿时任国民党怀(宁)、望(江)、宿(松)三县荒地整理局局长,具有广泛的社会关系。在他的说服下,国民党望江县田粮处处长王景炎、望江县卫生院院长姚锦卿投诚,保存了大批粮食、药品、医疗器械等物资,新中国成立后完整地交给人民政府。

支援解放军渡江作战。解放军渡江作战以前,安庆民盟组织即派人对长江上起望江县下至庐江县长200余里的蒋军设防情况进行调查,提供给解放军十二军淮河支队、华东野战军九支队和皖西军区二分区作参考。同时,劝导沿江北岸及内河港湾湖汊一带船民把自己的木船沉没或陷匿,以防蒋军撤退之前破坏焚毁;并策动被国民党军队强迫开往江南的船只偷渡回北岸,以保全江上交通工具,供应解放军渡江。安庆民盟组织还派人发动船工,协助解放军练习划船技术和进行船只编组作战训练。解放军渡江前,安庆民盟组织配合中共相关机构,在短时间内即从枞阳渡口集中木船1000余只,船工2500余人;华阳渡口集中木船100余只,船工400余人,为渡江作战解决了运输上的后顾之忧。解放军渡江作战时,安庆民盟又派出一些人做解放军渡江的向导。

 

------分隔线----------------------------